2025 年第 12 届世界运动会将于今晚(8 月 7 日)正式开幕。目前,成都世运会场馆、志愿者及交通等服务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准备就绪。
这几天,位于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的兴隆湖湖滨场馆中心正开展赛前的冲刺准备,进行场地分区验证布置、景观形象氛围营造、跨组工作协同、志愿者培训、应急处置演练等专项工作,为世运会赛事举办提供坚实保障。8 月 9 日开始,这里将承办皮划艇马拉松、龙舟、跑酷、铁人两项等四项赛事,来自 51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300 名运动员将在这里角逐 17 枚金牌。
目前,成都世运会的 27 个竞赛场馆(场地)均已准备完毕。场馆体现节俭办赛原则,彰显绿色理念。位于东部新区的马鞍山赛场和桃花岛赛场,承担了动力冲浪板、索道滑水等 4 个比赛项目。中建四局东部新区世运会场馆(场所)系列改造项目指挥长董万龙表示,采用了可调节地基基础技术搭建临时设施,赛后可以完全拆除,恢复原有生态面貌。通过精细化布局,实现了水上运动需求与湖泊生态保护的完美平衡。项目特别避开生态敏感区域,保护了三岔湖原生水生态系统。另外,索道滑水场地在全国仅有 3 处,成都世运会后将持续运营,成为市民水上运动中心。这种 “赛时、赛后” 双模式避免了赛事设施的浪费,实现资源的长期高效利用。
据了解,本届世运会共招募近 9000 名赛会志愿者,在开闭幕式、世运村、主媒体中心和各竞赛场馆等核心区域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在成都全市和德阳、眉山的商圈景点、公园绿道、场馆周边、交通枢纽等地设置 532 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近万名城市志愿者也将依托小站为市民游客、运动员、国内外嘉宾提供赛事资讯、城市宣传和便民服务等城市志愿服务。